產糧大縣丨榆樹市:高擎糧倉大旗 端牢糧食飯碗
榆樹市素有“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
2022年,榆樹市多措并舉,精準發力,再奪農業大豐收,糧食總產達到65億斤,實現全國縣級19連冠。
“天下第一糧倉”正持續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榆樹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把抓好糧食生產、促進鄉村振興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增強抓好糧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22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持續穩定在565萬畝以上,為連年奪取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實施農田水利建設工程,投資建設高標準農田228.6萬畝,占全域耕地面積的40%,新增水田灌溉面積14萬畝。
持續加大田、林、水、電、路等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黑土糧倉”實現可持續發展。實施農業機械化工程,玉米免耕播種機、高架植保機、深松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業裝備得到廣泛應用,農業全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市各類拖拉機擁有量6.1萬臺,配套農機具13.9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292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4%,“黑土糧倉”實現高質量發展。
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落實保護性耕作311.3萬畝,秸稈全量深翻還田16萬畝,水田秸稈秋春耙漿還田20萬畝。年轉化糞肥400萬噸,運用“深翻+增施有機肥”等綜合技術,持續改善耕地質量,“黑土糧倉”實現跨越式發展。
推廣新科技,種好高產田,抓好科技應用。實施水稻稻瘟病飛防作業面積85萬畝,赤眼峰防治玉米螟面積415萬畝,玉米提質增效促熟面積54萬畝,水稻提質增效促熟面積23.2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糧食增產穩定度達到99.8%。
抓好高產示范。依托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建設的三個生態農業技術示范基地,依托省農科院建成的1245畝農業科技示范園,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的1萬畝優質高效示范區,以及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為主體,開展糧食單產攻關,不斷取得新成效。通過上下互動、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有力推進了榆樹市糧食產量穩步提升。
2023年,榆樹市將全面落實“田長制”,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565.1萬畝,大力推進“引松濟卡”“引松入五”等水利工程,實施灌區現代農業節水改造工程,落實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10萬畝,開展保護性耕作300萬畝,集成推廣水田秸稈全量還田、水肥一體化、條耕等先進技術,在新建高標準農田27萬畝的基礎上,規劃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智慧高效的高標準旱田和水田示范區,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基地,推動全市糧食產量再上新臺階。加快推進國家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規劃建設農機產業園,打造農業動力中心,提升全市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為糧食增產提供有力支撐。
榆樹市融媒體中心:韓文舉 李新宇 王珊珊
編輯:柳佳